PBS缓冲液(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基础溶液,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1.配方组成
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KCl)、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这些成分共同维持稳定的pH环境,并提供适当的离子强度。部分特殊用途的PBS还会添加吐温-20或双价阳离子。
常见浓度:若需其他pH值,可通过调整磷酸盐的比例实现。
2.PBS缓冲液配制步骤
预处理容器与工具:彻*清洗所需的烧杯、量筒、转子等器材,避免杂质干扰。可先用去离子水润洗并晾干备用。
溶解磷酸盐组分: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去离子水,依次称量并加入规定的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利用转子辅助充分溶解。注意不同水合物形式的换算,需根据实际使用的晶体形态调整称量质量。
调节pH值:使用pH计监测溶液酸碱度,缓慢滴加浓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至目标pH。此步骤需谨慎操作,边加边搅拌以确保均匀混合。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预配不同比例的磷酸盐储备液来直接获得所需pH。
定容与混匀:待pH稳定后,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刻度线,再次搅拌均匀以保证各成分分布均匀。
灭菌处理(可选):若用于细胞培养等无菌要求较高的场景,建议进行高温高压灭菌,随后于4℃冰箱保存备用。
3.PBS缓冲液母液稀释法
高效批量制备:实验室常先配制10倍浓缩的PBS母液,使用时按比例稀释即可快速获得工作浓度溶液。
4.关键控制点
水质要求:必须使用高纯度的去离子水,避免水中离子影响缓冲体系的精确性。
温度敏感性:低温可能导致磷酸盐析出结晶,因此冬季配制时应适当提高环境温度或减少单次配制量。
储存稳定性:长期存放后可能出现沉淀,使用前应重新摇匀;若发现浑浊现象,则表明已被污染需重新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