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索莱宝科技

专注于生物学试剂及试剂盒领域

服务热线:18101056239

技术文章

ARTICLE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新手段大幅降低iPS细胞癌变风险

新手段大幅降低iPS细胞癌变风险

更新时间:2010-08-06点击次数:1952

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说,在培育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时候,使用基因“L-Myc”代替基因“c-Myc”,可大幅降低iPS细胞癌变的风险,从而有效生成安全的iPS细胞。

 

同时,新方法培育iPS细胞的效率也比较高。与使用原先的培育方法相比,使用新方法可使实验鼠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比例提高到4倍左右,人类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比例提高到3倍左右。与只植入其他3种基因相比,使用新方法iPS细胞分化成实验鼠生殖细胞的比例约是前者的5倍。

 

在本次研究中,山中伸弥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基因“L-Myc”的结构与“c-Myc”非常相近。为了比较两种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分别把这两种基因搭配其他3种基因一起植入实验鼠体细胞中,培育出iPS细胞。然后再令iPS细胞分化成生殖细胞,并培育出实验鼠。约两年后,用含“c-Myc”基因的iPS细胞培育的实验鼠有70%以上出现了肿瘤,而利用“L-Myc”基因的则几乎未发现肿瘤。

 

该所教授山中伸弥2007年通过向人体皮肤细胞植入4个基因,培育出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iPS细胞。但4个基因中的“c-Myc”基因有引发癌症的危险。虽然只植入其他3个基因也能培育出iPS细胞,但是生成的iPS细胞质量较差。

 

参与研究的讲师中川诚人指出:“这项技术大体上解决了iPS细胞发育成癌细胞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列表
  • 服务热线 010-50973130
  • 电子邮箱

    3193328036@qq.com

扫码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