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销售咨询热线:
17801761073
产品目录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大肠癌干细胞

大肠癌干细胞

发布日期: 2010-08-18
浏览人气: 1646

来自香港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肠癌CD26+癌干细胞是导致癌转移的原因,可作为预测复发或肠外转移的指标,并有助研发标靶治疗药物,提升大肠癌病人的存活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号癌症“杀手”,每年有逾4000宗新症,约半数患者接受传统切除手术后癌细胞会转移或扩散,而一旦出现转移或扩散,5年存活率只有8%。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肠胃及肝脏科前教授王振宇,王振宇教授的团队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合作,曾发现阿司匹林及抗胃酸药能把胃癌发病机会,分别降低达两成及三分一,他们更凭此研究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7月,王振宇入围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在27名大肠癌病人中,5人在手术后复发并出现肝脏转移,他们的体内全部有CD26+癌干细胞。另外19名没有CD26+的患者,则全部都没有出现转移情况。

 

研究人员认为CD26+癌干细胞可作为癌症肠外转移的警示,若早期大肠癌患者肿瘤内存有CD26+癌干细胞,即代表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机会较高,这有助于为患者设计出更合适的疗程。

 

研究还发现,CD26+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生”能力,可以再生出与病人原肿瘤相同的肿瘤,诱发癌肿瘤不断生长,而且其抗药性较成熟癌细胞为高,因此即使肿瘤在化疗后缩小,也不代表癌细胞全部死亡。

 

癌症患者现时可通过验血方式,检测血液中肿瘤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指数,用以预测癌症复发的机会,不过,在复发初期,蛋白质指数未必有明显升幅,致令检测未必可以*反映癌症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目前研究小组正进一步研究CD26+癌干细胞导致大肠癌转移的子途径,藉以研究针对这群癌干细胞的新药物和分子标靶疗法,从而减低肠癌病人的死亡率。长远而言,发展出更有效、安全及具针对性的杀死癌干细胞药物,以结合放射治疗,届时可望*杀死肿瘤内的细胞,以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现象。

 

通过了解CD26+癌干细胞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以及早预测病人的扩散情况,倘发现有扩散的风险,患者可接受辅助化疗,减低复发或转移的机会。王振宇解释,癌干细胞有别于一般癌细胞,其中CD26+癌干细胞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及分化不断生长,是真正诱发及令癌肿瘤无法**的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