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索莱宝科技

专注于生物学试剂及试剂盒领域

服务热线:18101056239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学取逆天成果 逆转“发育时钟“或可令器官再生

医学取逆天成果 逆转“发育时钟“或可令器官再生

更新时间:2013-07-23点击次数:1475

 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次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此前,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或者使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哺乳动物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这两项技术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在这项研究中,邓宏魁团队仅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就可以成功地逆转其“发育时钟”,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使用这项技术,他们成功地将已经特化的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为了可以重新分化发育为各种组织器官类型的“多潜能性”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
邓宏魁团队的新方法摆脱了以往技术手段对于卵母细胞和外源基因的依赖,避免重编程技术进一步应用所遭受的一些质疑,例如破坏胚胎或基因突变风险等。这项成果提供了更加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重新赋予成体细胞“多潜能性”,是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一个飞跃,为未来细胞治疗及人造器官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返回列表
  • 服务热线 010-50973130
  • 电子邮箱

    3193328036@qq.com

扫码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