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1
胚胎遗传学诊断是一种更早期的产前诊断技术,可避免中期引产,有效地防止有遗传疾病患儿的出生。胚胎遗传学诊断是指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对有遗传风险的胚胎进行遗传学分析,选择基因正常的胚胎移入宫腔。国内外常规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方法,开始是单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遗传学检测方法得到的基因信息有限,近几年新兴的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已经能对细胞内所有23对染色体分析,但芯片技术成本很高,同时还不能实...
查看更多
2014-1017
基本完成对我国原产海岛棉的基因组测序,有望解决我国棉花纤维品质与抗病性不能两全的难题。在纤维发育机理阐明、数量性状遗传解析、种质资源创制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显著进展。但纤维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海岛棉的基因组测序工程。海岛棉是目前品质优的栽培种,具有纤维长、细、强的特点,是纺织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织物*的原料。通过对棉花基因的分析,初步判明了一种基因对于提高棉花抗病性状具有明显作用,能够有效抵抗棉花黄萎病。
查看更多
2014-1011
干细胞是青春永驻的细胞,它们理论上能够分化成为任何类型的成熟细胞,是再生组织和器官的希望。人们一直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它们的生物学机制。我们的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干细胞状态的复杂调控机制,蛋白BRD4与一些癌症有关,现在已经有以它为靶标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BRD4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过表达,帮助维持癌细胞的增殖。而抑制BRD4可以大大延缓癌细胞的生长。他们发现,这种蛋白的作用机制与保持癌细胞的不成熟状态有关。在这项新研究中,抑制了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的BRD4活性。研究显示,这些细...
查看更多
2014-1010
2014-930
一项新研究显示,与人们之前的想象相反,新生儿的免疫T细胞其实有能力触发对细菌的炎症应答。科学家们发现尽管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与成年人大相径庭,但仍然能够建立强有力的免疫防御。我们的免疫系统由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组成,包括中性粒细胞(抗感染的一线防御)、生产抗体的B细胞、和靶标受感染细胞的T细胞。在此之前人们广泛认为,婴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无法触发成年人那样的炎症应答。虽然婴儿出生后需要保护自己应对环境中的有害病原体,但他们体内的T细胞受到了抑制,以免引发炎症对发育中的机体造...
查看更多
2014-926
很多东西都会取决于这项试验。如果这一操作程序被证实是安全的,它将会软化其他国家监管机构对于人类iPS细胞实验的态度,并且有可能为治疗其他的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和糖尿病等铺平道路。它还可以让近期遭受干细胞丑闻困扰。iPS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主任的山中伸弥(ShinyaYamanaka),将一些基因插入到成体细胞DNA中重编程细胞回复一种胚胎样状态,由此构建出了iPS细胞。这些iPS细胞可以像胚胎干细胞一样,转变为几乎所有的组织类型。由于iPS细胞可以来自于患者自身的组织,人们希望它们...
查看更多
2014-923
生活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长臂猿的基因组测序工作。此,地球上所有猿类的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译”。长臂猿是一种小型类人猿,因其前臂长而得名,它的手腕关节灵活,能在树林中像荡秋千一样灵巧、快速地前进。猿类分为大猿和小猿,其中大猿包括黑猩猩、红毛猩猩、大猩猩和倭黑猩猩,它们的基因组均已测序完成;而小猿则单指长臂猿。从进化角度看,长臂猿属于接近猴类的猿,猴类分为南美洲的新世界猴和分布在亚洲及非洲的旧世界猴(包括猕猴和狒狒等)。“长臂猿代表着灵长类进化树上的一个分支,它*旧世界猴与大猿之间...
查看更多
2014-919
艾滋病可以治愈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家敢大声地回答这个问题。虽然逐渐走向治愈的努力得到了科学家的肯定,但治愈征途中还存在诸多限制性条件。科学家们已学会如何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鸡尾酒疗法)来防止病毒的复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也已急剧下降。但研究人员今还没有找到如何从体内*清除病毒的方法,这意味着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治疗过程可能会导致心脏病等严重副作用,而且治疗费用也非常昂贵。当前常见的是症状的长期缓解,也就是让体内的病毒保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从而使病毒无法破坏免疫系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