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大多数限制酶贮存在50%甘油溶液中,以避免在-20℃条件下结冰。当终反应液中甘油浓度大于12%时,某些限制酶的识别特异性降低,从而产生星活性,更高浓度的甘油会抑制酶活性。因此加入反应的酶体积不超过反应总体积的1/10,避免限制酶活性受到甘油的影响。2.浓缩的限制酶可在使用前用1×限制酶缓冲液稀释,但切勿用水稀释以免酶失活,用水稀释的酶不能长期保存。3.反应体系中Mg2+是限制酶仅有的共同因子,当用其它二价阳离子代替Mg2+或加入能螯合Mg2+的EGTA或EDTA时,酶活性...
查看更多19
胸腺细胞又名前体T细胞,在胸腺中经历受体基因重排和阳性选择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分化成熟为有功能的T细胞,然后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行使其免疫功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LKB1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平衡、调控胚胎血管生成、维持个体发育和抑制癌症发生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研究组发现LKB1通过激活细胞能量感受器AMPK和上调抗凋亡因子Bcl-XL的表达,调控胸腺细胞存活。新研究发现,LKB1还调控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在免疫T细胞特异的LKB1敲除小鼠中,胸腺细胞不能够分化成熟为T细胞...
查看更多12
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对七种重要农作物害虫棉蚜、褐飞虱、赤拟谷盗、斜纹夜蛾,异色瓢虫、家蚕、蜜蜂的非特异性羧酸酯酶基因进行位点特异性突变,通过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和亲合层析表达、纯化酯酶蛋白,测定酯酶突变体对酯酶底物β-乙酸萘酯和有机磷杀虫剂对氧磷、毒虫畏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G/A151D和W271L突变分别显著的降低了五种和七种昆虫的羧酸酯酶原有的活性,分别使五种和六种昆虫的羧酸酯酶获得有机磷水解酶的活性,W271L突变对酶的影响力更大,证明了昆虫通过羧酸酯酶发生点突...
查看更多11
脊椎动物三叶因子是一族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分布在上皮系统中,与粘膜保护,损伤修复和肿瘤密切相关,在胃肠道粘膜的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证明人体缺少三叶因子会导致的胃癌发生率、肠道粘膜修复功能的丧失而造成炎症腹泻直危机生命。自三叶因子发现二十多年来,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尤其是鉴定介导其生物学功能的细胞膜受体是相关领域科学家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此次,课题组利用两栖类三叶因子生物活性高和可激活血小板的特点,采用药理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受体缺失型研究技术和手段发现了...
查看更多8
过去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人体内代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科学家们对导致该肿瘤发生及恶变的详细机制并不清楚。近科学家发现了名为“2HG”的代谢物诱发神经胶质瘤和白血病的作用机制。这一突破不仅揭示了人体代谢物的致癌之谜,也为神经胶质瘤等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他们先探明了“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致癌”的可能机制,并进一步提出由于“异柠檬酸脱氢酶”影响了人体细胞内的活性,进而致癌的新概念。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后,在人体...
查看更多7
阿尔茨海默病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科研人员将他们各自的研究数据进行了综合对比和分析,所涉及的被调查对象共达5.4万人。科研人员发现了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的4个新基因,这些基因的名字分别为MS4A、CD2AP、CD33和EPHA1。所以目前已知的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的基因总数已达到10个。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包括: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
查看更多1
由于日本核辐射严重,为了考虑还有不少人还依然坚守着被毁的核电站中,日本当局正在考虑从福岛*核电站工人体内抽取骨髓,以获得干细胞。一旦工人因受辐射影响伤到骨髓,便可注入保存下来的自体健康干细胞,从而挽救勇士们的生命。这种“自体干细胞移植”法已被广泛用于拯救因高剂量的放化疗而摧毁骨髓的癌症患者,同时还用于治疗那些会破坏骨髓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卫报》称,作为一项预防措施,该计划将有助于挽救奋不顾身战斗在核反应堆一线的工程师和注水工人。先,工人们会被注入血液...
查看更多30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张云课题组在血小板凋亡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及血栓形成,并在动脉粥样硬化,肿瘤转移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内是否存在独立于血小板激动剂的血小板凋亡诱导因子,血小板体内清除的机制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大量测序结果显示除眼睛以外,betagamma-晶状体蛋白广泛表达于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道等上皮组织中,但对它们的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目前未知。脊椎动物三...
查看更多